欢迎访问bat中文官方网站!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会议回顾丨第一届“分析的中国哲学”论坛会议综述(下)

发布时间:2024-04-04

3月30日,由山西大学bat体育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分析哲学中心、“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协办的第一届“分析的中国哲学”论坛召开。校党委书记王仰麟、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王博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以及我校bat体育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第三场主旨发言

30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围绕“分析的中国哲学”进行主旨发言。第三场主旨发言由武汉大学哲学院李巍教授主持,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北京大学哲学系邢滔滔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鹏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教授分别进行报告。

陈小文总编辑的报告为“庄子的超越性思想——《逍遥游》鸟儿问答解构”。通过使用现象学的方法,陈小文总编辑对庄子的《逍遥游》鸟儿问答之文本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在疏通庄子文本和理清其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他将一个日常生活的寓言还原为生活世界的基本经验,然后对行为举止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寻求其内在可能性的根据。最后根据生活的逻辑,他阐释了道法自然、人能悟道行道的思想,重构了庄子自己的 “道”之哲学思路。

邢滔滔教授的报告为“类与指——名墨的名实观”。邢滔滔教授认为先秦的名辩之学考察名与实,与同期希腊形而上学有类似的问题,其核心是类名与类名之实。通过考察类名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他总结了其中的两种意义:类与指,并分析它们与西方的外延类(class)以及任意对象的联系和区别,也由此探讨名家“奇辞怪说”背后的逻辑。他强调,名家、墨家有一种特别的、异于西方传统的语言——世界观,其名辩理论在这种名实观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陈鹏教授的报告为“‘分析’与现代儒家哲学的重建”。陈鹏教授表示“分析”作为一种获得更加清晰、更加有说服力、解释力的哲学思想的方法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随后,他又从“作为逻辑分析、语言分析的方法、技术”、“作为哲学立场的分析”和“作为治疗性、批判性的分析”三个方面对“分析”一词进行了分析。最后,他还以冯友兰的“新理学”和劳思光对“价值和存在”以及“两种哲学研究态度”的区分为例,说明了“分析”对于重建儒家哲学的意义。

胡星铭教授的报告为“‘兼听则明’与‘荧惑圣听’——一个责任知识论问题”。从“君主应该如何对待大臣和民众提供的信息/意见”这一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的经典认识论问题出发,胡星铭教授对“兼听则明”的含义进行了澄清,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支持“应该兼听”的论证。其次,胡星铭教授讨论了对这个论证的一个反驳,以及儒家、庄子和韩非子为什么(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兼听。最后,他还论证了为什么君主有兼听的认知责任。

第四组主旨发言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教授主持,武汉大学bat体育李勇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张伟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武汉大学bat体育李巍教授依次进行报告。

李勇教授的报告为“儒家比较政治哲学:一种分析的进路”。李勇教授认为在儒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学者们对于如何从事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存在争议。由此出发,他对政治价值的本质(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儒家学者对于现代化的三种典型回应以及现代化和西方化的两种立场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表示,即使现代化的价值是普遍的,儒家学者对于该如何回应现代化价值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至少和研究普遍现代价值一样有意义。

张伟特教授的报告为“荀子哲学系统的元哲学分析:中国哲学转型的元现代化路径”。张伟特教授表示,如何评价一个哲学理论的质量是一个元哲学难题,也是所有哲学传统发展面临的考验,自然也是中国哲学现代化转型需要克服的挑战。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针对哲学理论的元哲学评价理论,并以荀子的哲学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其理论效力。最后,他又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应该采取何种标准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尝试回答。

刘梁剑教授的报告为“逻辑分析内外:从金岳霖到冯契的哲学工夫”。刘梁剑教授强调哲学是一种做事,表现为相应的哲学工夫。哲学是穷理之学,它的工作方式是概念考察、逻辑分析,它的语言应该是理论语言。在以现当代中国哲学家金岳霖和冯契为例考察二者逻辑分析工夫的基础上,他认为金岳霖和冯契不仅注重逻辑分析,其同时还强调哲学概念的蕴藏、意味、情感、气味。最后,他还表示哲学运思需要真切可感的说理语言。

李巍教授的报告为“中国哲学是什么?——一种面向现实的思考”。李巍教授认为要回答中国哲学是什么,应该在思想领域之外去找答案,去关注这种研究的现实处境。由于目前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思想的层次,因而这种现实视角通常是缺席的。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询问中国哲学是什么,就等于询问这一概念所对应的学术现实是什么。以此为研究方式,除了有助于走出合法性争议,更能使对中国哲学是什么这个方法论上的根本的问题在新的方向上得到思考。

自由讨论专场

主旨发言环节结束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进行自由讨论。自由讨论专场由山西大学bat体育梅剑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林合教授引言,山西大学bat体育王成兵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邢滔滔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新侃老师、商务印书馆编辑赵星宇、山西大学bat体育徐超副教授、山西大学bat体育刘勰娇老师分别进行了发言讨论。

17.jpg

在引言中, 韩林合教授对本次论坛主题中的关键词——“分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以及现代中国哲学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中国哲学不仅仅只有“体悟”的方法,其中同样存在着“分析”的方法。而且就分析哲学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而言,其可以为中国哲学的理论论证和体系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路径。此外,韩林合教授还特别指出本次论坛的初衷便是希望能以“分析的中国哲学”推进中国哲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18.jpg

王成兵教授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对于“分析的中国哲学”这一新样态的研究尝试表示了期许和鼓励。邢滔滔教授表示中国哲学中的名墨思想可以为“分析的中国哲学”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赵新侃老师在指出中西哲学中都存在着“分析”的表达方式后,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激动人心,为中国本土哲学以论辩、分析的方式展现自己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平台。赵星宇编辑表示虽然分析哲学家与中国哲学家在哲学进路上存在着差异,但此次论坛为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求同存异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徐超副教授结合此次与会专家的讨论与自己的研究方向认为逻辑学可以为“分析的中国哲学”提供方法上的支持。刘勰娇老师表示通过与专家学者们的交流与探讨,她对于分析哲学的方法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分析的中国哲学”这一新颖的研究范式为她打开了新的认知窗口。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山西大学bat体育陈敬坤副院长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林合教授和学院院长尤洋先后进行学术总结。韩林合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分析的中国哲学发展路径的诸多探讨和尝试。尤洋教授代表学院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此次论坛为分析哲学学者与中国哲学学者的思想碰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达平台。结合此次论坛的发起缘由和准备过程,他向众多参会学者发出下一次邀请,希望能以此论坛作为契机和平台继续加强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并进一步为我院中国哲学专业的破局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尤洋院长宣布第一届“分析的中国哲学”论坛圆满闭幕!

本届论坛的主题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启发多,讨论深入,报告内容紧跟学术前沿,充分地反映了国内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合作研究的积极态势。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哲学向不同向度的发展提供了极强的可能性,大力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理论研究走向更广的领域。

撰稿人:蒋丽英、张玮

Copyright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在线)登录入口-正版平台|安全有保障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粤ICP备16015348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

XML 地图